全国政协委员: “二级以下医院转型健康养老” *新话题 一边是大医院人满为患,一边是基层医疗机构没有患者…… 聚焦* 2020年5月21日-28日 在今年全国*上,全国政协委员、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黄改荣提出建议,促进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的向“健康养老”转型。 二级医院的四大难题 01 地理位置尴尬 虽身居闹市,与社区卫生服务站相比,仍距百姓较远,不是就医可以选择。 02 功能定位不完善 与社区医院比,它没有可以走近百姓家里面的贴心服务。也缺乏大型医院的专业级诊疗服务。 03服务能力不足 与周边星罗棋布的大**医院相比,城市二级医院技术服务能力得不到群众的肯定和认可。 04 运营体制缺陷 与经营管理比较自由的民营医院比,缺乏灵活的体制机制。不说吸引优秀的人才,留住人才也是问题。 “医养结合”二级医院的转型之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,“医养结合”成为众多基层医疗机构转型的一个热门选择选择。 近年来,国家层面加强医养结合**层设计,将医养结合工作纳入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《“十三五”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》,并加大推进力度,组织开展医养结合试点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 去年9月17日的**政策介绍,截至2019年9月,全国共有近4000家医养结合机构,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的**过2万家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国家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重点向居家和社区倾斜,重点发挥城乡医疗卫生机构作用。 由医转为养,健康管理成标配 以医疗为主的二级医院,转型为医养结合的康复型医院。以下几种能力一定要拥有 01健康管理能力 比社区医院更*的检查能力, 比大型医院更简便的检查流程。 既能满足对健康监控的需求,又*忍受大医院的排队之苦。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,以养为主,解决疾病监控的需求。 能真正做到人体健康管理,才能真正做到由医专养。 02慢病干预能力 不同于大医院的汇集区域患者的大人流量 康养型医院是让患者高频次接触 能完成对慢病的干预,缓解,康复,以此完成康养功能。 治在**,养在身边。完成医疗环节的分工,实现二级医院的转型创收。 03 健康指导能力 为居民提供专业*的健康指导 从饮食、运动、保健、生活等全方面提供健康指导方案 拜托医院只看病的固有思维 真正打造出康养的的主题概念 让周边居民不是有病而来,而是防病而来 从而大大提高医院受众人群,和辐射半径 打造康养主题的全新经营模式。 HRA健康风险评估系统 疾病早期筛查及全身健康风险评估 检测全身9大系统,220项数据 通过与健康大数据库对比 诊断出早期疾病隐患 并给出相关饮食、运动等指导建议 5分38秒,快速完成全身健康筛查。 可视化早期疾病预防筛查, 可以实现居民身体健康管理。 助力完成由医专养的第一步 PMR微循环修复系统 应用仿生脉冲磁共振 让细胞产生新的跨膜电位 纠正血流指标,改善血管舒张功能 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骨骼、肌肉、血液及其他病理状态 使病变组织微循环得到良好修复 *,*力,红细胞聚集,内分泌等多项指标,从根源上做到慢病干预和康复 支持二级医院完成由医专养的关键